紫銅管的優勢
1、經久耐用:紫銅的化學性能穩定,將耐寒、耐熱、耐壓、耐腐蝕和耐火等特性集于一身,可在不同的環境中長期使用。
2、安全可靠:紫銅管集金屬管材與非金屬管材的優點于一身。它比塑料管材堅硬,具有一般金屬的高強度(冷拔銅管的強度與相同壁厚的鋼管相當);它又比一般金屬易彎曲,韌性好且延展性高,具有優良的抗振、抗沖擊及抗凍脹性能。
3、衛生健康:銅管中塑料管的各種改性劑、助劑、添加劑等化學成分。
4、紫銅管連接牢固度強:紫銅管與紫銅質配件連接,牢固度強。
5、紫銅管價格是經濟的,在安裝紫銅管的過程總可以節省很多材料,紫銅管又是非常容易加工制作。紫銅管是質量是輕的,跟其他相同內直徑的黑色金屬螺紋管比較,紫銅管不需要具有黑色金屬那么厚的厚度,安裝紫銅管的運輸費用更低,而且維護起它一非常的容易。紫銅還具有可以隨意改變形狀的特性,因此紫銅管可以彎曲或變形、還容易連接。由于紫銅的具有可以隨意變形的特性,所以還將紫銅管制作成了紫銅管件。紫銅還具有耐腐蝕,環保的特點。據說考古科學家們在埃及金字塔內發現了距今為止有幾千年歷史的紫銅水管,銅水流出來的水還能繼續使用。因此紫銅管的優點可以總結為具有經濟性能、容易連接性、安全性、耐腐蝕性。
氧化鋅在950℃一1000℃的高溫下才能較快地被還原成金屬鋅,而液態鋅在906℃時已經沸騰,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以蒸氣狀存在。在冷卻時反應逆轉,蒸氣鋅為爐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鋅,因此要得到金屬鋅必須有特殊的冷凝裝置。這是金屬鋅的使用比銅、鉛、錫、鐵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黃銅鑄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出土有含鋅量超過20%的黃銅片和黃銅管,山東膠縣三里河龍山文化的地層中也曾出土兩種黃銅錐。顯而易見,這些黃銅器物的出現并不是說人們在史前就掌握了黃銅的冶煉技術,而是人們在利用銅鋅共生礦時無意中獲得的。 商周時期銅器的含鋅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數量級。西漢、新莽的錢中有板個別的銅鋅甘金錢,其中有的錢幣中鋅的含量達到7%,但是這并不能說明黃銅鑄錢產生于西漢新莽之際。因為這些銅鋅合金是極個別現象,其含鋅量又普遍較真正意義上的黃銅含鋅量15%一40%要小得多。所以我們認為這些含鋅的銅錢是漢代在“即山鑄錢”中使用銅鋅共生礦時產生的。據對有關礦山進行調查后發現,山東的昌濰、煙臺、臨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資源豐富的銅鋅共生礦,這就使冶煉后的銅含有一小部分鋅。到了唐代,由于鑄錢材料的規范化,使所鑄行的錢幣中鋅的含量均為恒量。